【經濟日報╱記者李至和/台北報導】 2009.07.26 03:35 am 
雲林縣口湖漁類生產合作社總經理王益豐,被漁民稱為「鯛魚小王子」。

今年神農獎得主中年紀最輕的是僅28歲的王益豐,他擁有食品科技背景,學校畢業後回雲林家鄉養殖鯛魚,年紀輕經就承接傳承已第三代的家業,出任雲林縣口湖漁類生產合作社總經理。
王益豐在雲林地區被當地漁民稱為「鯛魚小王子」,很多長輩終日辛苦,在海上打魚一輩子,但年紀輕輕的王益豐,卻讓便宜的鯛魚大翻身,成為具有多元經濟價值黃金鯛。
年輕人敢衝敢拚,王益豐認為,用傳統方式養鯛魚的獲利有限,市場只會萎縮而無法擴大,因此遊說200多位契作養殖戶改善養殖環境,以取得CAS及HACCP驗證為目標。
在王益豐的努力下,傳統養魚戶漸漸拋棄成見,投入精緻水產生產行列,200多位養魚戶都取得CAS及HACCP驗證,也通過生產履歷認證。
為了開拓外銷市場,接著再取得漁業署海宴認證與歐盟認證,讓原本只能賣到菜市場的鯛魚,從此打入歐、美、日、韓、東南亞等地十多個國家。
王益豐養殖的台灣鯛魚,就是改良後的吳郭魚,原本每斤售價約50元,在引入外銷歐盟國家等國際漁產品加工認證後,價格很快就提高了二、三倍。

不但如此,一條鯛魚原本僅有兩片肉的價格,王益豐卻看到鯛魚的剩餘價值。他與成大合作投入生技產業,每年萃取200公噸的鯛魚魚麟膠原蛋白,開發出美容保養品和健康食品。
王豐益以口湖漁類生產合作社與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技術合作,研發提煉魚鱗膠原蛋白,每年利用200公噸魚鱗下腳品,提煉魚鱗膠原蛋白,生產魚鱗膠原蛋白系列保養品及保健食品。
原本一條僅魚肉有價值的鯛魚片,現在從魚鱗、魚皮、魚骨到魚肉全都有價值,精進產品加工層次及提升整尾魚加工利用率,推動台灣鯛整尾魚加工利用率高達95%以上。
現在還開發出可即食的蒲燒鯛魚,讓鯛魚走出魚攤,進入百貨公司超市裡販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FFISH5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