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9S1700.jpg   
揭開本屆神農獎的得獎名單,最引人注目的非現年28歲的王益豐莫屬。 被稱為農業的奧斯卡,神農獎是為表揚傑出農民而設,每兩年一次。自上一屆開始,神農獎轉型為十大經典神農,將原本局限於農、牧業的獎項擴大到涵蓋農、林、漁、牧;每位經典神農可獲得20萬元獎金。
王益豐是最年輕的經典神農。來自雲林縣口湖鄉,王益豐沒有一般人口中草莓七年級生的刻板印象。如果不是資料上清楚寫著出生年為民國70年次,眼前的男生大概會讓人誤以為他已30好幾。
不是因為長相的關係,而是他談話時所表現的成熟和穩重。
從高鐵站到口湖鄉約30分鐘路程,王益豐連續接了好幾通電話,不論是與對方商談合作細節,或是客戶來電詢問產品,他總能清楚且自信地與對方說明溝通,絕不含糊帶過。
「只要找到屬於自己的舞台,每個人都有發揮的機會,」自小到父親的養殖場幫忙,從鯛魚的育苗、成長、到加工,每一個步驟、每一道程序,王益豐都了然於胸。


烤魚肚大賣,供不應求而停止
不像一般年輕人堅決不肯繼承傳統事業,王益豐很早就立定志向,要在養殖鯛魚這個產業闖出一片天。
大學選擇食品科技系,因為王益豐相信,除了傳統加工成生魚片和魚下巴,鯛魚應該有更多用途。
畢業後立刻投身家庭事業,王益豐將價值不到100萬的下腳料(廢棄物)變成平均每月可以為公司帶來300萬的營業額。
他最先開發出燒烤魚肚,用真空包裝,人們買回去微波即可食用,符合現代人力求快捷方便的生活型態。
他還主動跟7-ELEVEN接洽提案,提議他們推出新產品蒲燒鯛魚御飯糰。
據王益豐透露,這項產品去年推出不到兩週即停止,不是因為市場反應不佳,而是太好,奈何他無法定期提供大量的魚肚給廠商,而不得不暫緩。
魚肚是第一步,真正讓王益豐在神農獎大放異彩的是利用鯛魚魚鱗膠原蛋白所開發的美容保養品和健康食品技術。

研發魚鱗膠原蛋白,紅遍日本
談到開發這項技術的起因,王益豐說,有好幾次他發現工人在處理鯛魚,手臂上都會沾著魚鱗。魚鱗取下不易,且會在皮膚上留下紅色烙印。 很巧的是,同時他從多項研究報告中得知魚鱗含有豐富膠原蛋白,觸動了他從魚麟,而不是魚皮萃取膠原蛋白來進行加工的靈感。
與成大合作,王益豐前後花了兩年多開發這項技術。帶著記者到他的私人實驗室參觀,在這個三坪左右的小室裡,王益豐回憶當初,雖有苦,亦有樂。(作者:文/呂愛麗 出處:遠見雜誌2009年11月號 / 第281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FFISH5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