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7.jpg

從吳郭魚(Tilapia)於1946年從東南亞引進台灣以來,吳郭魚從被飼養於鄉間稻田、魚池、溝渠做為一般民眾的動物性蛋白質來源,再經過不斷的品種改良及交配等複雜的技術研發,已發展到飼養更大、成長更快和大規模養殖的階段。
不但扮演豐富漁村經濟角色,更成為台灣養殖企業的主要部分和國貿易的重要水產品項。也因為優良的品種改良和不斷的揚名國際,遂將〝吳郭魚〞重新命名為〝台灣鯛〞!

台灣鯛的養殖及生產加工具有下述之特色:
1.養殖面積約達8,600公頃,全年的魚獲量約90,000公噸,是台灣主要的養殖    魚類。
2.使用單性繁殖技術,增加生產量,改良魚種,由(O.aureus × O.niloticus)交配而成,可育成98%的單性雄魚,可更有效率使用飼料,因雄性魚有更好的營養轉換率,且避免數代的魚群爭相吃食飼料,因都是雄性魚群不會重複再生。
3.高密度養殖。以每尾20公克重之魚苗為例,每公頃平均密度可達40,000尾。但必須嚴格控管水質,裝設自動噴料機以及水車設備,增加池水溶氧。
4.高取肉率。以高蛋白質魚粉、穀類、礦物質合成之飼料飼養
5.台灣鯛產品:魚片、整尾、去鱗去肚條凍,上述三項加工產品,已成國際海產品貿易中的重要項目。台灣外銷全年70%的漁獲量至世界各地。
6.高超的養殖技術使養殖戶可以把魚養至每尾2~3公斤的重量,經由加工可生產出高品質生魚片等級的魚片,通常被稱為〝IZUM-DAI〞,在國際市場上作為與他國產品區分的競爭利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FFISH5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